ALL/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患儿和青年 大剂量甲氨蝶呤不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复发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癌症研究所Kirkwood等报告,在UKALL的骨架治疗方案中,较短期的地塞米松诱导方案不能减少类固醇相关的毒性,大剂量甲氨蝶呤不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省略脉冲疗法对于骨髓复发来说具有非劣效性。(J Clin Oncol. 2025年4月7日在线版)
为了降低诱导治疗的毒性(随机化1,R1)、CNS复发风险(随机化2,R2;中期维持,R2IM)和维持发病率(R2pulses),多中心研究者发起Ⅲ期随机研究UKALL 2011在英国和爱尔兰纳入费城阴性的、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的儿童(不包括小于1岁的或成熟B-ALL的儿童)和青年(小于25岁)患者。
R1阶段比较了地塞米松诱导治疗28天(6 mg/m2,标准方案)与诱导治疗14天(10 mg/m2,短期方案)。R2阶段是一个因子随机化过程,被分为四组:大剂量甲氨蝶呤(HDM)联合脉冲疗法,HDM不联合脉冲疗法,标准中期维持(SIM)联合脉冲疗法(标准治疗),SIM不联合脉冲疗法。
主要终点是类固醇相关毒性(R1)、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R2IM)和骨髓复发率(R2pulses;仅针对ALL时,非劣性边界为5%)。无事件生存期(EFS)是两次随机化的附加主要终点。
结果显示,2012年4月至2018年12月,275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登记,其中1902例被随机分配到R1阶段,1570例被分配到R2阶段。
R1和R2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99个月和87个月。地塞米松短期诱导方案和标准方案之间的类固醇相关毒性没有差异(23.8% vs. 25.5%,P=0.41);SIM方案与HDM方案之间的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也没有差异,5年复发率分别为5.3%和5.5%(HR=0.98,95%CI 0.65~1.49,P=0.94)。EFS在R1和R2IM之间也没有差异。无脉冲治疗组的骨髓复发率不具有非劣效性,5年发生率增加1.7个百分点(95%CI -1.5%~4.1%;HR=1.19,95%CI 0.87~1.62,P=0.27)。尽管无脉冲治疗组的EFS较差(HR=1.34,95%CI 1.05~1.73,P=0.021),但这对复发而言没有显著意义(HR=1.24,95%CI 0.96~1.62,P=0.10)。
(编译 陈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