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73-374期(完成)-1.jpg

晚期肾细胞癌LITESPARK-005研究 贝组替凡对比依维莫司不降低QOL同时改善临床获益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7

英国研究者Powles等报告,与依维莫司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时相比,贝组替凡与疾病归因症状和生活质量(QOL)的改善均相关。结合LITESPARK-005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贝组替凡可在不降低患者QOL的情况下提供临床获益。(Lancet Oncol. 2025年3月17日在线版)

根据Ⅲ期LITESPARK-005试验的结果,第一个乏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抑制剂贝组替凡被批准用于先前接受免疫检查点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

373-374期(完成)-55.jpg

LITESPARK-005是一项在6个地区147家医院和癌症中心进行的、开放标签的、多中心、随机、阳性对照Ⅲ期试验,纳入相关患者等比分予贝组替凡(120 mg qd)或依维莫司(10 mg qd),并根据IMDC预后评分、既往VEGF靶向或VEGF受体靶向治疗的线数进行分层。

入组条件:患者年龄≥18岁;患有晚期肾透明细胞癌;卡氏评分≥70%;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1.1版,具有可测量的疾病;在接受抗PD-1或抗PD-L1免疫疗法、和VEGF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依次或联合)治疗时或治疗后,具有疾病进展,且接受过不超过3种系统治疗方案。

双重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为预先指定的、FKSI-DRS量表和EORTC QLQ-C30量表评估的患者报告结局(PRO)。

结果显示,2020年3月10日至2022年1月19日,996例患者接受了资格筛选,最终贝组替凡组入组374例患者,依维莫司组入组372患者,两组被纳入PRO全分析集的患者数分别为366例和354例。

从随机分组到数据库截止日期(2023年6月13日)的中位时间为25.7个月(IQR:21.7~30.4个月)。FKSI-DRS量表和QLQ-C30量表的完成率在基线时高于94%,在第17周时高于55%。以最小二乘均值来度量差异,从基线到第17周,FKSI-DRS量表评分均差为1.5(95%CI 0.7~2.2),QLQ-C30全身健康状况-QOL量表评分均差为6.4(95%CI 3.2~9.6);这表明与使用依维莫司时恶化的评分变化量相比,贝组替凡可以保持评分结果稳定。从基线到第17周,QLQ-C30身体功能量表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为2.5(95%CI 0.6~5.5),QLQ-C30角色功能子表的为4.2(95%CI 0.1~8.4)。

373-374期(完成)-54.jpg

贝组替凡组和依维莫司组的至恶化时间相近,其中EORTC身体功能量表评估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9.3个月(95%CI 11.1个月~未达到)和13.8个月(95%CI 10.6个月~未达到;HR=0.93,95%CI 0.72~1.20),角色功能子表评估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0个月(95%CI 9.2个月~未达到)和10.2个月(95%CI 4.7~14.4个月;HR=0.88,95%CI 0.69~1.11)。

(编译 卢剑飞)